当前位置:
首页 >
行业资讯 Industry > 详细内容
- 中国翻译市场的现状与分析
- 发布时间:2009/11/15 阅读次数:18569 字体大小: 【小】 【中】【大】
4.翻译教育机构
2006年中国教育部正式批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、复旦大学与河北师范大学等三所高校可自2006年开始招收“翻译”专业本科生,“翻译”专业(专业代码:050255S)。自八十年代初期,中国一些学校开始在外国语言文学下招收翻译方向的硕士研究生;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,南京大学等高校开始培养翻译方向的博士生。
2003年中国人事部制定了“翻译专业资格(水平)考试”(China Aptitude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—CATTI )。分为口译和笔译两种,面向社会公开报名考试,语种涵盖英、日、俄、德、西班牙、阿拉伯等。
二、中国翻译行业的特点
1.翻译规模偏小,没有形成产业
很多中国翻译公司专职人员少于15人,很多处于家庭作坊式运营状态,每年的营业额不超过100万人民币,具有良好行业品牌的翻译公司为数甚少。国内缺少培养合格科技翻译人员的专业教育和培训机构,很多中国公司的翻译项目只有少量的翻译工作选择外包,中国翻译笔译标准刚刚制定出来,实施过程缺少监控和度量,翻译协会在指导翻译行业发展,提供信息方面的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。现阶段,翻译在中国只是一种职业,还没有形成产业。
2.翻译公司数量众多,翻译质量参差不齐
在中国开设翻译公司的门槛很低,所以翻译公司正式注册的超过3000多家,没有正式注册的各种翻译工作室更多。由于很多翻译公司声称可以承接多个行业、多种语言的翻译,内部没有采用翻译记忆工具和术语管理工具,而且专职人员很少,具有丰富经验的专职翻译更少,大多数靠兼职翻译或者层层转包,使得翻译的质量难以控制。
3.翻译同行竞争激烈,翻译价格不断走低
中国翻译公司的客户绝大多数来自国内,为了争夺客户,不少翻译公司之间竞争激烈,经常采用低价的翻译等不规范方式。由于翻译价格不断走低,为了获得利润,常规的翻译、编辑和审核的流程经常无法保证,造成了翻译质量下降。在激烈的价格战中,很多翻译公司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,只能惨淡经营。
4.翻译培训机构不足,科技翻译人才短缺
由于2006年中国才正式在高等院校设置“翻译”专业,而且社会上缺少培养科技翻译的培训机构,所以科技翻译人才的社会供应不足。另外,高校的翻译课程大多注重翻译理论的论述,缺少更多结合翻译公司实际翻译项目的课程很少。所以不少刚毕业的英语专业的学生到翻译公司工作后,还需要公司进行二次培训。
5.翻译公司开始尝试本地化翻译
由于客户对于本地化翻译的质量比较认可,而且本地化翻译的价格相对较高,近两年来,本地化翻译成为不少中国翻译竞相加入的新业务。70%以上的翻译公司在网站上列出它们可以承接本地化业务。它们的本地化业务大部分是本地化翻译,多数从国内知名的本地化公司承接业务,也有些翻译公司承接网站内容的本地化。由于缺少熟悉本地化翻译的专职员工,而且翻译流程不规范,不少本地化翻译业务很难顺利实施。
三、结论
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经济、文化和科技交流的深化,中国翻译行业的发展空间广阔。
翻译公司的竞争力在于通过规范的流程、专业的翻译人员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先进的翻译工具,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。
一些颇具规模的翻译公司应该在加强发展国内客户的同时,加大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,遵守行业的国际规则,形成中国强势翻译品牌。
发展中国翻译行业需要翻译协会、高等院校、翻译公司共同推动,形成行业发展的和谐生态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