烫嘴的金饭碗 :“同传”翻译自述
刚听说“同传”时,我压根儿就不知道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。当时我已经做了两年大学老师,有一天学校里突然冒出个“公派出国”的机会——那就去试试吧。先在上海初试,很快通过了,然后去北京复试,这回“搞大”了,坐在前面的一排考官全是欧洲来的专家,感觉有点论文答辩的架势。我们考生坐在下面,也是六七个人一字排开,大家轮番“上阵”,大段大段的“英翻中”、“中翻英”颠来倒去,折腾了大半天……好在我是学外贸英语出身,出考场时居然比别人都要感觉轻松!两三天后,最后一批考生的复试刚一结束,“同传”培训的录取通知已经送到我的手里。
真的到了欧洲,坐在“同传”培训班的课堂里,我才明白这可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。不说别的,光练“记忆力”就够头疼的,要不停地复述、讲大意、抓中心,枯燥得有点像小学生的语文课;有时又像在攻读博士学位,要看大量书籍扩大知识面:越是自己不喜欢的专业,就越是要多了解一点。我是硬着头皮把几本艰涩的科技图书“啃”下来的……许多人以为做“同传”档次高,赚钱快。唉,辛苦只有自己知道。
别以为我们只要在会场上耍耍嘴皮子就可以了,要知道,为了开会的这几小时,甚至几十分钟,提前好几天我们就要早早“做功课”:盯牢会议主办者讨背景资料,抓紧熟悉与会议搭界的专业词汇——到了现场再想“临时抱佛脚”,那可真是要出“洋相”的!
一旦坐到翻译席上,你就能体会“同传”是怎么既拼脑力、又耗体力的了。神经先要绷得紧———到会场前随便你怎么瞎想,朋友的生日聚会、家里的装修计划……进了会场、戴上耳机,你就会马上条件反射似地,“作翻译状”。“入戏”之后,就算自己皮夹子被人拿走都不会注意到。体里还要扛得住——平时干坐半天也已经够累的了,而我们,要耳朵、嘴巴、大脑互相配合着“高速运转”。如果一次“同传”做下来却没有腰酸背痛的感觉,那你多半是在偷懒。
现在你明白了吧,每一次“同传”为什么总要配备两三名译员,隔个一刻钟就要换班——不这样,说句玩笑话,我们的脑子真要“烧”掉了。
同传不是“成长股”
千万不要轻易“插足”这一行!
“同传”要求说得快,想得快,协调性还要好。有时,“天赋”比培训更重要。这就和杂技表演差不多,有些演员柔韧性就是特别好,身体软得能“滚”成一个球,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练成这样的。如果你想上“同传”培训班,最好先问问自己:平时我比别人反应快吗?我能做到边听边说、出口成章吗?如果有机会,不妨去做个能力倾向测试,评估一下自己大脑相关区域的能力。要是没这方面的天赋,就不要急着上培训班了。不相信?这一行大家数得出来的“熟面孔”也就这么二三十张,有时一两年都很难添几张不错的“新面孔”。再说了,“同传”的Reputation(声誉)很重要,只要做砸一两次,你就没戏唱了。没有把握却入行,无异于“自掘坟墓”。
报酬诱人?想得太简单了!说得严重点,“同传”是个“没有发展前景”的职业——你拿的永远是计件工资,没有“经济杠杆”不断调动你的积极性,年纪越大做得越吃力。特别是刚毕业的年轻人,不要光看着做“同传”Money拿得多,就放弃了对自己职业的规划。这就像你买股票,“同传”可以算一个“收益股”,但绝对不是“成长股”。如果你能依托一个公司,从普通职员一步步做起,今后就可以享受“规模经济”带来的效益。眼下你的月薪也许还没做一天“同传”拿得多,可比起你将来升任合伙人、CEO之后拿的薪金,这又算得了什么呢?
今天是翻“哈贝马斯”
做“同传”,最怕遇到口音重的发言人。去年,德国大哲学家哈贝马斯来上海讲学,我就“吃”了一回“苦”。
那天,我正在另一个地方做“同传”,突然有人急急忙忙来找,说有个大人物正在演讲,“实在翻不下去了,你快去救救场吧!”稀里糊涂赶到现场,我这才知道今天是翻“哈贝马斯”!“大人物”这时已经说到后半段,且不提他那口“德国味”的英语,关键是他的鼻子似乎还不怎么通气,说话从头到尾都是“嗡嗡”的,“分辨率”实在太低。没办法,我只好连猜测带演绎,居然现场反应还不错……后来想明白了,许多人不就是冲着能见他一面才来的吗?会后大家围着他签名拍照还来不及。难怪有人说:“真要理解他的学说的精髓,回家看书不就行了,谁会在这儿一本正经‘嚼’他的每一句话?”
像这种听众“不大在乎”的情况毕竟是特例,有时听众在乎起来,会把发言人的问题“栽赃”到译员身上。有一个国际会议,因为缺人,我要“独撑”一整天的“市面”。到了下午,虽然有点疲劳,但自己感觉问题不大,可是……那位做主要发言的国内专家大概是准备不足,说话老是东拉西扯,不太有条理———我翻起来那个头大啊!会后,出席会议的老外们特意跑到我这边来问:“Mr.Mei,你今天翻得有点乱,是不是累了一天,状态不太好……”
其实这是咱们中国人发言的一种“通病”:上台先来一通虚的,等客套话讲完,才切入正题。这就给我们翻译添了麻烦,因为老外习惯开门见山,那些客套只会让他们听得云里雾里。一般,我们会对这样的中文发言作点技术处理,有时就用一两句话串一下。
做“同传”,准确性是第一位的。不少会议上,主办者还会另外找人“校听”,专挑你的“刺”(翻译差错)——如果你失误太多,今后的同类会议,你就被“蒸发”掉了……